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。要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兜住、兜准、兜牢民生底线。这为新一年的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。
回望2023年,一个个向上的数字呈现出民生向好的基本面貌。前三季度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.9%,投在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、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促进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重点领域,基本民生服务得到有效保障。前三季度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实际同比增长5.9%,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.7个百分点,到今年6月底,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4.8%、8.5%,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有助于更好提升生活品质。
但也要看到,我国低收入群体规模依然较大,加快走向“橄榄型”社会,需要为民生改善提供更多有利条件,也迫切需要建设内容更丰富、体系更完善的民生保障制度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增进民生福祉,保持社会稳定,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。
保障和改善民生,关键是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人口老龄化、城镇化、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,民生保障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。增进民生福祉必须遵循客观规律,坚持实事求是,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,坚持循序渐进、小步快走,把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,避免盲目“泛福利化”。